[職業] 辦公日常-GoogleEarth裡顯示Buffer @好野上班族

哈囉我是小莫,今天要來介紹一項地圖相關的軟體工具!

Buffer:就是外推你懂的,說實在我還沒想到除了寫報告這功能還可以幹嘛www


相信許多生態調查員都是使用手持GPS作為點位標記和確認方向的工具,它可以說是出門必備品無誤。不過由於手機行動網路的發達,在大部分有數據訊號的地方都可以上網,利用GoogleMap作為地理資訊整合和分享的平台,也不失為一個即時與同事、甚至是與業主溝通的好方法,同時也能備份檔案。

這篇曾經提過每個案子的調查範圍不太一樣,一般而言最主要的差異是基地buffer(外推)距離,通常在出圖檔的時候會用ArcGIS裡的Toolbox>pr~ty>buffer的功能進行外推,不過用ArcGis畫完之後,又還要另外轉檔,才能放在手持GPS或手機上分享或攜帶,效率欠佳,所以這次要來介紹如何直接在Google Map或GoogleEarth上顯示buffer外推範圍。

1.繪圖之前,我們要先知道這個案子的一些基本資訊(有水域嗎?水域點位置確定嗎?有陸域植物嗎?基地範圍在哪邊?外推五百還是一千公尺?有陸域動物嗎?要放紅外線自動相機嗎?)

2.確認好上述資訊後,先單純將基地範圍畫在google map或Earth上,接著另存檔案為基地.kml檔(若是在野外用GPS定位的點位可能是gpx檔,可先用其他網路工具轉檔,各個網站/軟體大同小異,故在此不做贅述)

3.下載軟體「kml buffer tool」
此軟體可調整外推的距離

4.匯入基地kml檔,該軟體外推完成後它會自動開啟google earth,即可得到該基地外推範圍
到這一步之後則可另存檔案(kml或kmz檔)以利後續編輯。

若選擇kml檔可匯入GoogleMap,並加上前文提到的水域點、紅外線自動相機點位、植物樣區點位等等的資訊,再分享給其他同事當作出差參考,畢竟並每個人出差去什麼案子並不一定。

推薦理由:
有些網路工具會出現超多圈圈(積分的概念you know ),要自己手動用多邊形框起來,這個軟體則是會直接給你一個乾淨的邊框,讚讚。

那麼這樣的kml檔除了分享還有許多妙用,匯進ArcGIS也可以轉成shp延伸應用囉~
希望這篇可以幫到跟當初的我一樣困擾的人XD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留言,也可以追蹤instagram: shawmo1212,更多生態調查的日常,我們下次見~~


留言

  1. 請問一下,已經完成安裝之後在Google Earth裡面要怎麼找到這個工具?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